09.27干货|那些神奇的“质量分析”
这就好比你做了一碗番茄炒蛋,你老婆尝了说不好吃,你直接往番茄炒蛋里又加了两勺盐。
大哥,不好吃也不见得一定是淡了呀,说不定是咸了呢?没去问问老婆直接去加盐(上措施),你就不怕搓衣板伺候?!
在小唐老师看来,与其说是没有“原因”分析,还不如说是没做原因分析或者不知道怎么去分析。
神奇的原因之二,尽管没有“原因”分析,每个月做的质量工作却是有声有色的,通过一系列的莫名其妙的措施下去,“产品的质量水平得到非常显著的提升!”这里的数据真实性就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!
有时候还会因为对质量工具真正内涵不了解,生搬硬套,闹了不少笑话(详见《那些被玩坏的质量工作》)。
小唐老师就曾遇到过一家公司在做5W1H工具做质量分析。
其中Where那一项写着在本公司内。
小唐老师问他:为什么不具体一些呢?
他回答:这样不会错!
小唐老师就建议,以后写问题发生“在地球上,或者宇宙中”吧,这样保准更不会错。对于使用质量工具,小唐老师其实并不反对。但需要注意是:使用质量工具的目的是解决(质量)问题,质量工具本身只是个工具,不能本末倒置。
好比上面这盘美食,你饿了要吃它,这是目的,至于用什么工具吃,比如筷子、勺子、刀叉什么的倒是其次,实在不行你用手抓着吃也可以。
在绝对的力量(问题或目的)面前,各种技巧(工具)都只是花架子!
—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!
—更改相应成型工艺,并进行开班认可工作!
—持续优化模具结构!
上面的这些语句,其实都是浪费纸张的废话,看似措施出来了,实际根本无法操作或执行。
就以第一条“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!”为例。培训自然是需要的,问题是培训什么(越详细越好,越有可操作性)呢?怎么培训呢?培训后是不是对解决当前问题有帮助呢?
这里,最后,说一句,万不得已尽量不要在上身上做文章,不要和人过不去,人培训的再好,辞职了怎么办!
质量行业有句非常有名的话,经常被错误解读,害人不浅。那就是“持续改进”。
持续改进本身没错,但也要考虑本身设备能力、工艺能力等因素。某些产品的生产,盲目追求100%合格率实际是不可取的。
在VDA6.3的过程审核里,有P6.5部分有着非常精辟有归纳(详见《王大爷与糖葫芦的故事》)。归纳下来也就三个方面。
目标、数据、分析整改跟踪。
目标
老王虽然最近过得不怎么样,但是他的一句话却广为大家流传,那就是“一个亿的小目标”。
生产线最重要一个目标,就是合格率。从审核角度,小唐老师会去看这个合格率是怎么定出来的,有没有按产品类别或者生产工序细分。
比如公司生产多个产品。其中一个很复杂的产品(合格率平均只有80%),另一个产品则非常简单(合格率可以做到99%),你统一定一个90%的目标就是不合适的。
再比如保检杠,有注塑、油漆两大主要工序,油漆工序的合格率要远远低于注塑工序,不同工序的合格率则要分别制订。
比如合格率,你要去收集不同缺陷种类的分别数量,发生时间和地点(工序)等信息。
随着MES系统应用的日益广泛,很多质量信息数据的收集工作慢慢地由传感器、由设备来完成了,准确性和效率大大得以提升。
通过数据发现问题,发现问题后找到其原因,并制订最适合的解决方法的背后,无一不依靠扎实的专业底蕴。
还是油漆工序为例,油漆件的制造工艺非常复杂,某一知名油漆件制造商曾整理过上百个“工艺控制点”。这些工艺点从一大早开始点检就需要点检到下午。当一个油漆缺陷发生的时候,天知道是哪个工艺控制点出了问题。
这时候,是专业、而不是质量工具帮你发现并解决问题。
就这三招,沉下去看,按照自己的思路走,没有整不明白的“质量分析”。
以上,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,欢迎你的阅读。